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
近日,风华桐乡路小学执行校长徐玲玲针对当下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呼吁,过度干预和放养式教育都对孩子成长不利,家长应与学校紧密协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少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却走向了两端:过度干预和放任不管。徐玲玲说,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部分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过于关注孩子成绩,将成绩视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过度介入,从课程选择到课余活动安排,都一手包办;另一方面,一些家长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缺乏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陪伴,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缺席陪伴。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而家庭则是孩子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过度干预和放养式教育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过度干预的家长,徐玲玲建议,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例如,在选择兴趣班时,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不是家长单方面的强制安排。同时,家长要信任学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家长不应过度干涉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避免给孩子和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对于放任不管的家长,徐玲玲呼吁要重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哪怕工作忙碌,也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交流、与教师定期联系等方式,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建议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加强与学校沟通合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徐玲玲说,理想的家校协作状态应该是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校双方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方便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通过家校协作,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加和谐、稳定、有利于成长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朱虹娟 方璐 雷芳 许薇 整理)